近日,各省級能源發展 十四五 規劃陸續出臺。據記者不完全統計,截至目前,包括北京、上海、廣東在內,已有12個省級能源 十四五 規劃不約而同將氫能列入其中,釋放出積極信號 以 雙碳 目標為引領,氫能產業的重要性將愈發凸顯。
業內分析人士近日指出,作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,在各級政策力推下,氫能將在 十四五 期間持續拓寬應用場景,深耕技術研發,進一步釋放產業發展活力。
十四五 末全產業鏈 有望初具規模
今年3月發布的《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(2021-2035年)》明確指出,氫能是未來國家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;國家發改委、國家能源局等九部門6月初聯合發布的《 十四五 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》進一步提出,推動可再生能源規?;茪淅?。
各省級能源發展 十四五 規劃,實際上是 十四五 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的承接和細化。 江蘇國富氫能技術裝備股份有限公司戰略總監魏蔚表示。
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教授孫傳旺指出,因具有可規?;瘍Υ?、能量密度大、轉換效率高、適用性廣且使用過程中零排放的特征,氫能產業已成為國家重點戰略性新興產業。在國家氫能中長期發展規劃指導下,各地相繼出臺涉氫規劃,勢必將加速推動中長期氫能項目的落地,充分發揮氫能的儲能作用,有效解決可再生能源峰谷矛盾。
在中國氫能有限公司董事長鄧建清看來,目前整個氫能產業鏈投資熱度較高,基本覆蓋產業鏈的各個環節和各種品類。 到 十四五 末,從上游制氫到中游儲氫,再到下游用氫,所有相關的示范項目都將初步建成。
根據國家規劃,到2025年,綠氫產能將占據一定比例?,F階段,輸氫管道、液氫工廠都在加快布局,到 十四五 末,電解水制氫、天然氣管道摻氫,以及液氫、合成氨等大規模氫儲運基礎設施均有望初具規模,為氫能產業的長遠發展打好基礎。 魏蔚補充說。
發展綠氫將成 多產業降碳減排剛需
在 雙碳 目標引領下,氫能 用武之地 日趨多元。魏蔚介紹,從碳排放占比的角度看,我國交通領域的碳排放在碳排放總量中的占比不到10%,而能源、化工領域的碳排放占比高達80%。因此, 十四五 期間在發展氫能交通的同時,應更多探索氫能與工業、化工、煤炭等領域的耦合發展。 氫能產業發展不僅需要專門的支持政策,還需要可再生能源、電力、化工、碳稅等相關領域的政策支持。
氫能產業的全生命周期涉及許多產業鏈,需要整合不同行業與市場要素。 孫傳旺進一步指出,尤其是,地方應遵循因地制宜原則,結合本地資源優勢合理布局氫能產業。 綠氫 特色產業高地的打造可快速推進氫能與可再生能源的集成發展,加快氫能在電力、工業、交通等領域落地,整體降低 綠氫 成本。
綠氫將成為各行各業高質量發展的剛需。 在魏蔚看來,通過光伏、風電制氫,一方面可推動可再生能源與氫能耦合發展,另一方面可將綠氫運用到交通、化工、鋼鐵以及其他高端制造業,進一步推動這些產業降碳減排。
十四五 是市場洗牌期 更是技術培育期
在魏蔚看來,氫能產業鏈較長,技術路徑較多, 十四五 期間持續做好全產業鏈建設,氫能裝備是重要一環。 目前綠氫發展的瓶頸在于制氫裝備的生產效率低、成本高,因此制氫裝備的國產化應是 十四五 時期的重點攻堅方向。
綠氫裝備制造現階段尚未形成規?;a能, 十四五 期間研發與制造能否獲得突破至關重要。 鄧建清進一步說。
此外,多位受訪人士均認為, 十四五 期間還應重點探索氫儲運技術,以及氫能生產銷售配送體系。 國家大力支持在沙漠、戈壁、荒漠建設清潔能源基地,開展氫(氨)儲能等關鍵核心技術、裝備和集成優化設計研究,將有助于解決清潔能源的輸送消納難題。 鄧建清認為,突破氫儲運技術可以從管道、液氫和合成技術三方面入手, 目前來看,由于合成甲醇及合成氨的發展、運輸和應用體系已非常成熟,因此最有可能在短期內成為氫規?;瘍\的有效方式。
十四五 既是氫能產業的市場洗牌期,也是氫能企業技術實力的重要培育期。 東德實業總經理葛增超認為,未來,企業短期內應 苦練內功 ,重視以技術進步提高自身產品競爭力,并根據市場實際需求理性布局。